logo头像

如是因,如是果

僧约十条

僧约十条 舍俗入山,单求何事 远离尘_,专为修行。如或不然,来此何益。今与众约,能相体悉,乃可同居,不肯遵行,毋劳共住。 第一,敦尚戒德约 破根本大戒者出院;诵戒无故不随众者出院;不孝父母者出院;欺凌师长者出院;故违朝廷公府禁令者出院...

僧人与虱子的故事

僧人与虱子的故事 慧成禅师是南岳慧思门下弟子,受陈後主所赐,居住在禅慧寺。 有天,有一位律学僧徒路过禅慧寺,与慧成禅师同室相寝。那位律僧也已经小有名气,人称「常律师」。常律师各方面都很不错,只有一点不称人意,就是不太注意卫生,身上的虱...

僧人的业报

僧人的业报 僧人的业报 在佛教中有一段故事: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、去礼拜参访。有一回,他来到瓦观寺挂单,在寺中礼拜《法华经》;同时,也在那儿研究法华的道理。 有一天,在半夜时分,他忽然肚子不舒服到厕所去,刚走到厕所门口,却见一个...

僧畜僮仆

僧畜僮仆 僧有畜僮仆,供使令者。夫出家人,有弟子可服役,奚以僮仆为或曰:”弟子为求道而来,非执役人也。”噫!夫子之适国也,一则曰:冉有仆。一则曰:樊迟御。渊明之赴友人召也,一门生,二子舁其兰舆,后世图而绘之,以为高致。今出家为僧,乃宠...

僧宝 起嗔心立招恶报

僧宝 起嗔心立招恶报 从前,舍卫城的施主们供养僧众斋食时,首先供僧,然后再布施乞丐。一次有两个小乞丐,一个是国王种姓,另一个是婆罗门种姓,他们前去乞讨,婆罗门种姓的小孩没有掌握好时间,他在供僧之前去,结果一无所获。国王种姓的小乞丐,在...

丧子未必是凶

丧子未必是凶 (一)《华严五祖纪》:唐朝杜顺和尚,有一天到外面去化缘的时候,有一个斋主抱著他的儿子,求和尚给他消灾延寿。和尚定睛对著孩子看了许久,说:‘这孩子本是你的冤家,现在应该给他忏悔。’吃完了斋以后,和尚叫斋主把小孩抱到河边。到...

散钱放生

散钱放生 古文:钱塘叶洪五九岁时,梦青脸神摄至一城阙巍峨处,抛入红辕内,见上坐金面神,视之怒甚,熟视良久,连点首。青脸神即将抛出辕外,当背一击,惊寤,呕血满床,衣被尽赤,医治年余不休。叶子幼甚颖异,其家诸尊辈皆爱之,平日多与之钱,积数...

色不迷人是自己产生的错觉

色不迷人是自己产生的错觉 年轻时候,一向任性贪玩的我,又好奇成性,所以买了一些黄色书刊观看,因此染上色魔甚深,不能自拔,后来竟然也跟别人去看黄色小电影,自此我在色魔的引诱之下,经常浮现春情妖艳的美女形相,有时精神恍惚,有时半夜梦遗,不...

三世因果 真实不虚 (汉 安世高)

三世因果 真实不虚 (汉 安世高) 汉朝安世高,是南印度安息国的太子。童年即以孝顺闻名,聪敏好学,对天文,医学和外国的学术都有研究,甚至对鸟兽的语言也能识别。一次在路上看见一群燕子,他对同路的人说,刚才燕子是在说,会有人送食品来。一会...

三只小鸟

三只小鸟 面对清晨的宁静,耳闻鸟叫虫鸣,眼观良辰美景,这么祥和的境界,不就是人间净土吗?其实心净则土净,若能时时照顾好心地,去除烦恼、涤清心镜,则能映照出人间的祥和与亮丽。 所以需要时时照顾好心地,才能以心转境,而不受外境影响。所谓善...